《唱響武漢》走進和平農業公社
發布時間:2017-07-05 14:10:48由武漢地鐵集團友情呈現的最新一期《唱響武漢》節目將于7月2日21:40在武漢一套與大家見面,本期《唱響武漢》走進的是和平農業公社。
和平農業公社位于武漢市江夏區風景秀美的八分山下,遠離都市繁華,是一個集綠樹、花園、草地、湖泊、戶外運動為一體的悠然閑適之地,置身和平農業公社,可謂是一幅生機盎然的詩意田園景象,同時又不乏時尚律動。
《唱響武漢》行走武漢三鎮,深入基層,唱武漢之歌、講武漢歷史,與市民零距離綜藝互動,踐行電視文藝“走、轉、改”,增強大家對武漢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咱們本期節目的錄制現場就設在江夏區的和平農業公社。 《唱響武漢》每輪進行三場常規賽和一場聯合PK賽,本期常規賽邀請兩位選手競唱“武漢之歌”,勝出選手將同另外兩期節目的優勝者一起爭奪本輪晉級年度總決選的名額,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本期常規賽的選手吧! 他們在“武漢之歌”演唱環節的表現如何呢?那就要收看我們的節目了。我們的節目將在本周日(7月2日) 21:40 武漢一套播出,敬請收看。
《唱響武漢》行走武漢三鎮,深入基層,進企業、學校、農村、工地、社區,踐行電視文藝“走、轉、改”,與武漢市民零距離綜藝互動。通過講述武漢的人文歷史,傳唱具有獨特個性與韻味的“武漢之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市民對這座城市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唱響武漢精神,增強武漢自信。聚力改革創新,奮力拼搏趕超,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開啟復興大武漢新征程。
一首首“武漢之歌”用音樂和文藝的形式,弘揚“敢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漢精神,將武漢的精神與武漢燦爛的歷史、獨特文化、山水景觀、時代氣息融匯貫通,為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化、生態化大武漢而歌。
在節目中,我們認識的第一位選手是程軍。程軍是武漢和平科技集團和平農業公社市場部銷售總監。作為一名銷售人員,他本著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奉獻的“三特”精神忘我地撲在工作中,憑著慢慢累積起來的銷售經驗,在和平農莊這塊充滿綠色、生機的土地上,工作成績做得風聲水起。
在節目中程軍為大家帶來了好聽的“武漢之歌”《夢中的船》,把武漢古往今來的故事通過歌聲娓娓道來。 《夢中的船》 收錄于第五屆“流淌的歌聲·武漢之歌”電視文藝活動 另一位選手柳丹妮是武漢和平科技集團辦公室主任。2007年5月初,柳丹妮辭去原本安定的工作,從家鄉云夢縣來到武漢,希望在武漢這個廣闊的發展空間里,趁年輕多闖一闖。經過種種的挫折和努力,柳丹妮從一個初涉社會的大學畢業生慢慢磨礪成長為一個成熟的職場女性,在工作中,尋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在節目里,柳丹妮演唱了一首《黃鶴樓》,希望用歌聲把她對這個城市的熱愛唱出來。 《黃鶴樓》 收錄于第五屆“流淌的歌聲·武漢之歌”電視文藝活動
究竟誰能在“武漢之歌”的比拼中脫穎而出,敬請關注7月2日 21:40 武漢一套播出的《唱響武漢》。 “武漢之歌”大家唱 在現場教唱、學唱、傳唱“武漢之歌”的環節里,現場觀眾齊唱了“武漢之歌”《中國大武漢》,唱出了他們對武漢的熱愛。
在節目里,什么地方能體現出我們參與團隊的凝聚力呢?那就是我們《唱響武漢》的“武漢之歌”大家唱環節!
我們一起來聽聽他們"武漢之歌”的學唱成果吧! “歡哥”說武漢 被譽為武漢地域文化“活字典”的70后“歡哥”——何祚歡老師則為大家講述了武漢老牌商業街“漢正街”的演變歷程,并從故事中剖析出“大武漢”的來歷。 節目的最后主持人張中秋將為您送上一首好聽的“武漢之歌”《同唱武漢》。 大型公益綜藝欄目《唱響武漢》。 播出時間: 武漢廣播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WHTV-1) 每周日 21:40 武漢廣播電視臺文體頻道(WHTV-5) 每周二 20:50